快递2025半年报解码:量增利减的困局里,该如何撕开价值缺口?

松果财经·2025年09月12日 15:10
透过多组矛盾数据,快递行业似乎在“反内卷”主题的长期执行中有了一些新变化出现。

随着快递行业半年报陆续发布,相关数据尽数展开:业务量稳创同期历史新高、企业收入集体稳健攀升;但增收的另一面,近乎所有头部快递公司收入净利润都在下滑,单票收入集体跌破近三年新低。"量增利减""量价倒挂"的行业怪象依然突出。

更让人意外的是,当行业呈现明显的利润承压时,传统物流企业的年内市值却呈现普涨态势。截至发稿前,申通股价年内累计上涨73%,极兔港股涨幅达58%,顺丰、圆通、韵达也均实现正收益。

透过多组矛盾数据,快递行业似乎在“反内卷”主题的长期执行中有了一些新变化出现。

快递低价换量困局:7家仅2家净利增

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国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956.4亿件,同比增长19.3%;业务收入超7000亿元,规模扩张势头强劲。

但总量繁荣背后,“增量不增收”成为行业集体困境:7家头部上市快递公司中,仅极兔、申通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其余5家均因单票收入下滑陷入利润收缩。

作为物流行业的质量标杆,顺丰控股延续了强劲增长周期。上半年以25.7%的速运物流业务量增速,继续领跑行业;其中二季度增速更是达到32.2%;营收增速稍显逊色,1468.58亿元的收入体量对应9.26%的增速,但归母净利润增了19.4%,可见质量龙头的经营韧性。

中通则以183.9亿件的业务量稳坐行业头把交椅,但增长背后隐现压力:票均收入同比下降6.2%,市场份额微降0.26个百分点至19.23%。受"量增价减"影响,其总收入虽然再创新高,但增速明显低于业务量增速,且归母净利润下降2.6%至39.32亿元。更值得关注的是,面对市场变化,中通在财报中下调了年度业务量指引,预计2025年全年包裹量将在388亿至401亿件区间,同比增长14%-18%,显示量、价同时面临压力。

稳居行业次席的圆通延续稳健增长基调。上半年业务量达高增了21.79%,市场占有率提升0.32个百分点至15.54%,持续巩固行业第二位置;最终营收实现10.19%的增长,只是归母净利润同样承压,其中绝对利润支柱快递业务净利润降了8.8%。

值得肯定的是,其票均收入2.19元处于可比企业前列,既体现了网络韧性,也反映出较强的定价能力;且在持续加码"航空+国际"战略、推进东方天地港等长期基建的背景下,这一表现仍具可持续性。

"通达系"的"老三之争"进入白热化阶段。成功守住第三的韵达上半年业务量127.26亿件,同比增长16.5%,市场份额13.31%。但突围的背后,盈利端压力凸显,上半年营收仅增长6.8%、归母净利润近乎夭折,可见守擂之路并不轻松。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全力冲击前三的申通上半年成了收入、利润双增的稀有代表之一。上半年其业务量增长20.73%至123.48亿件,市占率提升0.15个百分点至12.91%,直逼韵达份额与业务量规模。

更难能可贵的是,在规模扩张的同时实现了盈利同步增长:上半年其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增长16.02%、3.73%。很显然,连续四年的深度变革下,申通的增长韧性进入释放期。更值得期待的是,申通正试图通过收购丹鸟物流切入落地配与中高端市场,若能顺利实现资源协同与品牌升级,或有望在下半年进一步突破。

作为头部阵营中的"黑马",极兔虽增速较前期有所放缓,仍是成长弹性最突出的企业。上半年总收入、经调整净利润增收分别达13.1%、147.1%;这背后,多区域开花中,其总包裹量大增27.0%,其中国市场包裹量继续稳增20%,市占率微增至11.08%,业务量、营收、利润三大核心指标增速均跑赢行业均值。

整体来看,上半年快递上市企业的业务量与收入均有不同程度增长。但另一个共性问题也不容忽视,多数企业净利润承压下滑,仅极兔与申通实现逆势增长。

而这背后隐藏的是,上市快递公司单票收入持续探底,叠加规模效应边际收益递减,使得行业“低价换量”问题愈发凸显。眼下,集体呈现的盈利问题或许意味着这一非良性内卷策略早就难以为继了。

物流股梯队上涨:传统涨,科技股却更猛?

下半年快递企业该如何破解"量增利减""量价倒挂"困局?

想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还是需要深入了解物流企业在价格与业务量的困局中已经做了什么。

今年前5月快递业务单价降至7.5元,下降8.2%。其中,一季度均价降了8.8%至7.7元,4-5月又降7.3%至7.3元,甚至有部分区域出现"8毛发全国"的极端低价,可见价格下行压力贯穿全行业。

体现在企业单票收入上,上半年"通达系四家中,中通、韵达已跌破2元关口,而顺丰、极兔单票收入分别下滑12.2%、11.8%。最终,行业均价的下跌直接导致这些传统物流企业毛利率集体走低,多家企业毛利率甚至创近三年新低。

身处这一困境之中,物流企业始终在强化自身的内驱力。整个上半年,物流企业普遍在物流网络建设、燃料成本、路由优化,以及自动化与标准化等全方位进行升级,以做到对单票成本的极致控制。

相关成效其实非常可观。据统计,上半年圆通、韵达、申通的单票成本分别降了4.3%、3.2%、3.6%;极兔在中国市场单票成本更是大降12.5%,是同期降幅最高的同类企业;相对来说,中通是同期少数成本微增的玩家,单票成本微增0.04元,不过前期规模优势过于厚实,上半年其整体盈利规模依旧领跑加盟制快递企业。

事实上,在效率至上的时代,行业增量有限,且格局相对成熟,偏稳态运行的背景下,规模效应带来的成本优化空间正在逐渐收窄,叠加监管趋严与人力成本普遍上升,企业要在“盈利”上破局,需要更多出奇制胜的成本优化手段。

这一点可以从传统物流企业与物流科技企业分化的股价表现中看见一丝端倪。

简单复盘可见,传统物流上市企业在上半年利润普降的情况下,年内市值普遍增长:市占率及净利润增速上扬的申通快递累计涨超了73%,刷新近5年历史新高;其次则是港股上市的极兔速递,年内累计涨超58%;其余包括圆通、顺丰、韵达今年至今整体也是收涨的,只是涨幅不一。

相比之下,市占率继续稳居“通达系”之首的中通快递股价始终延续多年的低迷态势,好在降幅明显开始缩窄。

头部阵营市值表现可圈可点,但不能遮掩的是,在长期高强度的竞争中,百世集团和达达的退市意味着中尾部的淘汰赛依旧很残酷,物流赛道的优胜劣汰机制将持续演绎着。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物流科技股的表现。据报道,截至9月4日收盘,11家物流科技公司构成的物流总市值今年累计上涨64.33%,上探至600.2亿元,显示投资者对物流科技股的青睐度更高。

图源:同花顺——每日经济新闻文章

体量虽然难以媲美传统物流产业,但科技带来的效率溢价备受业内外认可。

下半场拼"省"就是拼"智"

科技赋能正在成为物流行业由内向外突围的核心新思路,尤其是对于物流基建网络稍显逊色的“通达兔”等二线及以下企业来说。

根据中报内容,韵达已明确在等待静待竞争环境改善的同时,从网络建设与科技赋能双轨推进自身物流能力的建设。其中科技战略方面,其计划构建“1+N+AI”数字化体系,投入无人机、无人车等智能配送设备,并基于大模型技术打造“韵达智能体”。

申通也在以提升客户体验为核心,升级申通AI助手、深化“申音”沟通平台功能,加速数智化转型升级,打造产品差异化优势;在物流网络建设上,上半年申通新增投入了56套矩阵窄带分拣设备和10套装车窄带分拣设备,降低分拣成本。

此次盈利增速“爆表”的极兔,从2023年开始试点无人配送车并计划推广;而大手笔投入自动化设备已经在释放成果了,东南亚区域其单票分拣成本大降44%,中国市场也从0.06美元优化至0.05美元;更重要的是,截至目前其数字化系统已成为支撑全球13国运营的“物流大脑”。

圆通则正在基于智慧路由系统动态优化干线路由,深化建设自驱型精益中心,有效提升中心人均效能,精细管控运输、中心操作等核心成本;并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加速培育壮大科技生产力,推动公司智能化发展,提高运营效率。

大龙头中通也在财报中着重强调了科技对于公司竞争力的驱动,计划持续推动数字化工具和自动化车辆发展。例如在分拣中心,开发3D数字化平行模型减少一线管理人员1/3,末端错分率降低60%;末端应用AI选址、路线设计;客户服务嵌入AI售后支持,降低运营成本;在自动化驾驶层面,在200座城市部署2000多辆自动驾驶车辆,单票配送成本从0.12-0.15元降至0.08元。未来其计划将自动驾驶覆盖240城、日配送超20万件。

顺丰也在年报中再次强调了科技的“底盘”价值和愿景。旗下"丰知"大模型(供应链服务)、"丰语"大模型(员工服务)已进行广泛应用:例如在国际物流场景中,物品名自动规范错误率降42%;小哥问答误率降58%;客服填单信息抽取错误率降52%,垂直大模型价值凸显。

企业纷纷自主向外突围的同时,行业“反内卷”的进展也在推进。

今年7月起,快递行业响应国家号召反对低价无序竞争,目前已有多个省市跟进。8月开始,广、浙等快递输出大省的多家快递企业针对电商客户启动调价,其中作为重点区域的广东,单件快递调价幅度达0.3-0.7元,同时设定1.4元/单的底线价。

涨价潮若持续落地,意味着接下来的行业价格有可能沿着横向(区域)与纵向(涨价方式)两个方向扩张,此阶段的“价格内卷”届时也能不攻自破。据罗戈网测算,若全国范围涨价0.1元,中通、圆通、韵达全年收入可分别增加34亿元、26.6亿元、23.9亿元;若涨价0.4元,对应增收136亿元、106.3亿元、95亿元。增收一毛钱带来的企业业绩弹性之大清晰可见。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松果财经”,作者:松果财经,36氪经授权发布。

+1
1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国货美妆,“反向输出”韩国

15小时前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