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飞的中国早鸟,正在中东赚翻

锦缎·2025年09月12日 09:12
中国出海企业的下一个应许之地。

美国撤离中东与中国扩大影响力,正如二战后,英国的撤出与美国的进入。

当美国逐渐从中东抽身,一场 "双向奔赴" 的合作盛宴,便迫不及待在中国和中东双边开始了。

更宏大的国际战略来看,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走出去,与沙特“2030 愿景”等中东转型目标又非常契合。随着双边合作的快速升温,已有不少行业中的领先者已经在中东尝到甜头。

这片被标签化了太久的土地,正在成为中国资本的淘金场,一批中国企业已经在那里悄悄拿下了数十亿订单。

高空俯瞰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

01 打破刻板印象,认识中东多样性

1.不止“头顶一块布”

提到中东,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是新闻里的冲突画面,还是 "头顶一块布,天下我最富" 的调侃?

中东是在国内叙事中长期被标签化最严重的地区,有不少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

的确,全球 33% 的石油、18% 的天然气产自于此,且由于是家长式政府,沙特、卡塔尔等国的主权基金常年霸榜全球前十。

但它远不止于石油,也没那么多动乱。

受媒体对伊拉克战争、叙利亚内战、ISIS、以色列等事件的集中报道影响,让大众认为中东是“冲突的代名词”,安全毫无保障。

但其实只有局部地区冲突,中东有大量和平且宜居的国家,如阿联酋、卡塔尔、阿曼、沙特等,这些国家的日常社会秩序与全球其他地区无异。

另外,中东从来都不是一个同质化的整体,而是由 20 多个国家组成的复杂区域,其宗教、文化、社会制度、经济模式存在巨大差异。

有类似于土耳其,以制造业、旅游业为主,埃及则依赖农业。传统的石油富裕国如沙特、卡塔尔、科威特,贫富差距实则巨大,而且产业结构在向非石油转型。

真实的中东既有传统与保守的一面,也有现代与开放的一面;既有贫困与战乱,也有富裕与稳定。之所以理解要去其复杂性,就是由于在偏见之外,我国与中东的经贸关系正在日益深化。

●2024年,阿布扎比投资管理局对中国资产的持股比例提高了约10%,且过去中东主权资金扫货恒力、盛虹等A股。

●但实际中国对中东的投资更多,逐渐成为中东最重要的经贸伙伴。

2.我国与中东的经贸关系正在日益密切

自从美国实现了能源自主化之后,便逐渐从中东抽身,这也意味着沙特等通过“石油换安全”的机制基本破产。我国,则是抓住这个新的时代窗口期,与中东各国经济合作不断深化。

中国的电子设备、工程机械、基建技术交通装备、化工产品、服装,恰恰是中东转型最缺的;而中东的能源、市场、资本,正是中国产业升级最需要的。

以中东第一大经济体沙特为例,2013年开始中国就是其第一大贸易伙伴,近6年,中沙贸易额每年以超过13%的速度增长,稳步突破1000亿美元。

到2024 年,中国占沙特进口、出口金额比重分别达到 24%(20年前这一数据只有5%)、15%;而美国该比例近年持续下滑,2024 年分别为 8%/4%。

不仅是沙特,其他国家也出现同样的变化。如阿联酋第一大贸易伙伴已经是中国,阿联酋又是中国在阿拉伯地区最大的投资目的国。

得益于中国与中东经济结构互补性极高,双边贸易额持续超5000亿美元,成为与中国双边贸易增速最高的地区,成就了一场双向奔赴。

虽然国内工业产能过剩,但在全球范围来看,优质的工业能力仍是稀缺的生产要素。将产能属于到工业化薄弱的地方,成为一场双赢。

根据统计,中东地区是2023年中国“一带一路”建设项目参与的最大受益者,占到总“一带一路”建设项目总额的36.7%。

02 哪些国家正在释放红利?

1.不止石油,经济仍具活力

中东,地跨“一湾两洋三洲四峡五海”,是欧亚世界岛的要冲之地,在最广义的定义下,总面积约1500万平方公里,接近俄罗斯的面积。

其中囊括超过20个经济体,根据世界银行数据,中东地区人口超过6亿,比整个欧洲还多。

经济角度,中东地区GDP总和为5.3万亿美元,超过德国,也大幅高于新兴经济体印度。20世纪以来,中东地区GDP复合增速约4%,是全球增速最快的主要经济地区之一,而且由于人口结构非常年轻、较低的政府财政赤字,未来的增速潜力仍然很高。

油气资源仍是支柱性产业,中东地区石油和天然气产量分别约占全球的33%和18%,储量更是接近一半。但除了油气外,多元化、工业化、改革、女性劳动力参与率提升,也都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主要大的经济体是沙特、土耳其、以色列、阿联酋、埃及、伊朗,6国GDP占中东超70%。但论经济发展水平,更最值得关注的“潜力股”是海合会国家,包括沙特、阿联酋长、科威特、卡塔尔、阿曼、巴林六国,人均GDP高达3.4万美元

图:海合会国家基本情况资料来源:中金公司

2.最超认知的是营商环境

在全球贸易和投资中,恶劣的营商环境,常会给企业带来灭顶之灾。这也是企业为啥在高昂的关税面前,还是要削减了脑袋去做美欧市场。新兴市场中,印度的变脸、巴西的税收、俄罗斯的标准调整、刚果金的封路,这些突发事件都让中国公司吃尽了苦头。

比如,2021 年以来,印度政府以外汇管理、逃税等为由,多次冻结小米在印子公司的银行账户,涉及资金超数十亿元,而企业申诉难度大。华为、OPPO 等企业也因印度的 “数据本地化”、“供应链本土化” 等政策被迫增加运营成本。

但中东部分地区非常超大家认知的是,不仅是没有战乱,经济体量和潜力均不小,还具有非常不错的营商环境。

世界银行《全球营商环境》报告中,海湾地区 6 个经济体的营商环境指数在过去 5 年间稳中有升,其中阿联酋排名非常靠前,其他国家也排在前1/3分位。

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2024 年世界竞争力年报》:在海湾国家中,阿联酋营商环境排名攀升三位,达到全球第 7;卡塔尔排名第 11 位;沙特提升一位,升至第 16 位。

为吸引更多海外投资,海湾国家还在更加努力营造更好的营商和投资环境。比如,由于有石油收入做支持,中东部分国家通过减少企业所得税的方式来为企业让利,税率水平大幅低于全球平均水平,部分甚至低于10%。

图:海湾国家企业所得税资料来源:毕马威

3.经济转型浪潮带来新的机会

随着全球石油消费达峰临近,中东各国纷纷按下转型加速键,掀起一场深刻的经济变革。

比如最新数据显示,2023 年沙特非油私营部门对实际 GDP 的贡献率已达 50%,原油收入在政府财政中的占比降至 60%——这个曾经 “靠油吃饭” 的地区,正加速摆脱对石油的依赖。

作为中东经济体量第一的沙特,其 “2030 愿景” 更是极具代表性,其规划从单一资源依赖转向多元产业协同:目标将油气产业本地化率提升至 75%,矿业开发引入国际合作,新能源规划了9.5GW。此外还计划军工装备国产化目标为50%以上,现代零售、数字经济、旅游休闲等领域也有全面的布局。

转型就意味着投资机遇,从存量投资来看,海外国家的FDI来源中,中国截止2021年仍只占5%,未来空间仍巨大。当中东不再只属于石油巨头,欧美企业在中东的优势将逐渐被瓦解,而新能源、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等赛道的机会,正等待被中国企业解锁。

资料来源:Haver

03 哪些行业的早鸟已经在淘金?

能源转型1:天然气开发

与石油一样,中东地区天然气储量也很丰富,但是过去开采不够。在2035年石油需求见顶预期下,以及清洁能源转型(用天然气替代石油发电,发电成本仅为石油20%),中东部分国家开始战略性开发天然气。

阿联酋规划2030年实现天然气自给自足。沙特预计到2030年天然气产量较2021年提升约60%。卡塔尔计划备加快天然气开发、扩大液化能力及船运能力,抢占欧洲市场的新增需求。

杰瑞股份经过十多年的深耕,获得APIQ2等关键认证,最终在中东天然气压缩装备和EPC的订单上都取得突破,比如2021年斩获的科威特石油公司27亿元的订单,是公司成立以来单笔最大订单。

随着国内企业的努力,以及更具竞争力的报价,中东客户认识到中资企业的实力。其他中字头的能化工程公司,近几年也加速在中东拿下气田相关EPC大订单。

图:中国企业参与中东天然气代表项目来源:公司公告,东吴证券

能源转型2:炼化和化工

中国凭借强悍的工业能力,在缺油的背景下硬生生坐稳了全球化工产能第一,即使如美国,化工产能也只占全球约 15%。

以前中东瞧不上这种“辛苦钱”。但作为转型和工业化的重要抓手,中东开始加大对原油的炼化和化工的投资。

比如沙特阿美2023年收购荣盛石化10%的股份,就将这个战略明牌了,相较于挖原油,更加关注下游的炼化,其炼化自身的原油产量占比从不到40%持续提升中。科威特近年推进Al Zour等重大炼化项目,减少原油出口进而出口成品油。

中国企业开始抓住这轮资本开支的机会。代表性企业纽威股份,作为国产石化产业链阀门龙头,已切入沙特阿美、壳牌阀门供应链,其新签订单中,中东的占比持续提升,2024年已经提升到27%。

能源转型3:新能源

中东不仅传统能源多,也是新能源的聚宝盆。由于光照强、地处沙漠,中东的沙漠年日照超 3000 小时,是全球光能最充裕的地区。因此作为产业转型的重要点,中东开始大干快上光伏产能。

根据测算,2030 年中东光伏发电占比将跃升至 11%,阿联酋更是在2050年能源战略中,规划44%将为可再生能源,总投资达到1600亿美元。

中国作为全球光伏产能第一国,自然开始抢占中东的市场,可以提供全套产品。包括晶科提供组件,中信博提供跟踪支架、德业股份提供逆变器…

基建和工程机械

中东开始做大基建,其中沙特是中东最大的基建市场,170公里长“The Line”项目更是成为全球网红。预计到 2030 年,沙特、阿联酋等国的基建投资将带动区域 GDP 年均增长 3.5%,创造数百万就业岗位。

中国 "强项" 遇上中东 "刚需",作为基建狂魔,中国企业在中东基建市场占据 40% 份额,从沙特吉赞经济城到埃及新行政首都,中国电建、中国港湾等企业在能源、交通、房建领域都深度参与。

而与之相关的工程机械企业,也在中东斩获颇丰。以中联重科为例,中东收入甚至占到海外收入的27%,中国重汽的重卡也在中东卖得非常不错。

互联网

中东20岁以下人口占比超过45%,是全球最年轻的地区之一。海湾六国,年轻人口占比也较高,经济更为发达,互联网的渗透率自然就更高,超过70%,比如沙特的外卖渗透率在2024年达到42.9%,市场利润估算可超过100亿元人民币。

2024年,美团海外平台Keeta选择沙特作为中东进军的第一站;同年底美团的小象超市也登陆沙特。仅一年多时间,美团就成为沙特本地生活前两名的玩家,近期开启了卡塔尔市场。

2024 年,携程与沙特旅游局签署全球合作协议,成为沙特 “2030 愿景” 框架下最大规模的国际合作伙伴之一。2025 年 4 月,携程与阿曼旅游局签署三年战略合作协议,聚焦高端生态旅游市场2025 年 7 月,携程与阿布扎比文化与旅游部达成全面合作。

更多隐藏机会:AI、矿产、军贸

(1)大的合作空间的AI,中国提供算法和模型,中东有廉价的能源以及充足的资本。

(2)交通工具。中东是全球空中交通走廊,但目前空客和波音订单都供不应求,国产大飞机有用武之地。新能源车企,蔚来、宇通、小鹏、比亚迪已经与中东有较多合作。国产大排量摩托车,在土耳其也卖得比较火爆。

(3)军贸:中东在推动国防的本土化,如沙特计划2030年实现50%的国产化,给中国带来军贸机会。

(4)采矿:中东非燃料矿产储量也很丰富,如贵金属、磷酸盐等当前全球紧缺的产品,但之前受限于意愿和技术开采度一般,未来有很大的增长潜力;比如,沙特已经将采矿业列为工业增长的第三支柱。

图:中东主要国家非燃料矿产资源储量来源:海通国际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锦缎研究院”,作者:海星,36氪经授权发布。

+1
13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特邀作者

专注上市公司价值发现、创造与传播。

下一篇

将AI重新定义为一种劳动力,对领导力有着深远的影响。

5小时前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