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马“复活”,神秘的新东家是谁?

投资者网·2025年09月11日 15:59
新东家的一则公告,让威马汽车的供应商及老车主们,又看到了希望!
东家
B轮浙江省2014-06
匠人手工艺品交易平台
我要联系

新东家的一则公告,让威马汽车的供应商及老车主们,又看到了希望!

9月6日,威马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其微信公众号发布《致供应商白皮书》(下称“《白皮书》”)称,计划今年9月恢复威马EX5和E5车型的量产。威马汽车表示,2028年前启动IPO筹备;2030年挑战年产100万台,营收1200亿元。

资料显示,威马汽车上一条公众号的发布时间为2023年1月16日,距本条公众号的发布时间已经过去两年零八个月。

威马汽车率先在其公众号上“复活”,迎来众多围观。

截至9月9日,本条公众号已有近5200个转发、留言650条、阅读量接近5.6万。作为曾经的造车新势力“四小龙”之一,威马汽车的一举一动仍备受关注。

《白皮书》都说了些啥?

有细心网友发现,威马汽车之前公众号的发布地点均为上海,本条公众号的发布地点变成了广东。这预示着威马汽车的控制权已彻底“南移”。

事实也是如此。《白皮书》的第一段,威马汽车就主动自报家门,称深圳翔飞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下称“深圳翔飞”)已成为威马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威马智慧出行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威马智慧出行科技有限公司、威马汽车制造温州有限公司(下称“威马四公司”)的重整投资人和新股东。

企查查股权信息显示,深圳翔飞的实控人为黄晶,其通过深圳卓凯、深圳凤宇两家企业间接持股超40%。与此同时,深圳凤宇投资的悠宝佳由宝能旗下企业控股;黄晶另一家公司深圳欣硕,又参股了宝能汽车高管赵东洋担任法人的昆山宝能。

另据公开报道,2023年9月,威马汽车申请破产,同月深圳翔飞成立。故有观点认为,深圳翔飞是“宝能系”为参与威马汽车破产重组而专门成立的“壳公司”。

(白皮书截图,来源:公众号)

《白皮书》首先提到有关威马四公司的债务清偿问题。简单来说,债权金额在15万元及以下的债权人,将在重整计划被批准后的6个月内全额现金清偿;超出15万元的部分按比例清偿;威马四公司以外的债权则不在本次清偿范围之内。

接着,《白皮书》提到温州市政府对及相关部门于威马汽车复工在政策、融资、信用评级、市场推广等方面的支持。《白皮书》特别提到,政府优先将威马汽车纳入本地公共采购,同时利用本地公共资源对威马汽车复工复产进行宣传。

然后,《白皮书》发布了“三步走”战略。2025年/2026年为复兴阶段:今年9月复产EX5和E5车型,布局泰国KD工厂,2026年量产10万台;2027年/2028年为发展阶段:年销量跃升25万至40万台,启动IPO筹备;2029年/2030年为跨越阶段:2030年产量挑战100万台,营收 1200亿元,成为行业新标杆。

最后,《白皮书》分析了威马汽车供应链的前景广阔,号召供应商们积极加入。整体来看,《白皮书》像是深圳翔飞给供应商们吃的一颗“定心丸”,概述了供应商与焕然一新的“新威马汽车”合作的光明前景。

不过,从公众号放出的留言内容来看,基本上是威马汽车的老用户在发声,相关诉求包括App用起来、恢复车机、解决老客户售后等。至于供应商,则鲜有发声。

“复活”难点在哪里?

有关威马汽车“复活”的问题,在网上也是吵了翻天,且大多持悲观态度。

首先,不少观点认为威马EX5和E5车型太老化。

资料显示,EX5是威马汽车的首款量产纯电SUV,于2018年9月正式上市,也是威马汽车销量最高的车型,累计销量突破6万辆,曾稳居中国造车新势力A级纯电SUV累计销量的第一名。目前,仍有不少EX5车型作为网约车在路上行驶。

E5车型则是威马车2022年4月推出的纯电家轿。2022年E5车型的销量为1.88万台,但威马汽车2022年的总销售也只有2.95万台,整体同比下降超过33%。

另据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2年,威马汽车的总销量约11万台,其中2021年的销量为4.42万台,到达顶峰。之后,威马汽车开始走下坡路,到2023年9月申请破产,基本退出了造车新势力的名单。

不少网友认为,首批复产的EX5和E5车型为2018年至2021年平台,续航400km至500km、无 800 V高压、无高阶智驾,与目前市场主流的10万到15万元新车相比落后一代以上。仅靠“低价”难以对冲品牌劣势;而且全新平台车型至少需要18个月到24个月才能量产,远水难救近火。

其次,威马汽车的历史遗留问题。资料显示,法院确认,威马汽车的债权约260亿元,其账面资产仅40亿元,缺口超过200亿元。目前新战略投资人的首期承诺仅10亿元,对于重启研发、渠道、售后和备件等体系来说,可能杯水车薪。一旦后续融资不到位,威马汽车的复产可能面临“二次断粮”。

然后,是“宝能系”存在的问题,工商信息显示,新战略投资人深圳翔飞成立仅两年、社保参保人数曾为0。另外,其背后的“宝能系”被执行的金额超过500亿元,且存在随时被司法冻结股权或资产的风险。若新股东的资金链断裂,将直接触发重整计划失效,威马汽车也可能再次进入破产程序。

供应商方面,威马汽车停产的两年多期间,导致一级供应商大面积流失,目前已有不少供应商签订了“复工意向”,但普遍要求“先付款后发货”。另外根据今年6月1日开始实施的《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让汽车供应商的账期大幅缩短,新股东是否有足够资金应对账期压力,存疑。《白皮书》虽然向供应商们描绘了美好的前景,最终能否打动更多供应商加入,也存在不确定性。

最后,是消费者的信任问题。据公开报道,威马汽车破产前曾接连出现“锁电门”、自燃、315晚会曝光售后推诿等问题;破产期间又出现了APP停服、4S店大面积退网,10万老车主陷入“配件无、维修难、系统旧”等问题。各种问题通过社交平台又被持续放大。若不能先行解决老车主的问题,可能会给潜在的新用户留下“买了也没人管”的不好印象,最终导致新威马的订单转化率较低。

某4S店经销商认为,“金杯银杯,都不如用户的口碑”,威马汽车必须先拿“真金白银”解决老车主售后与供应商欠款,重塑基本信用;同时利用前期投入资金做出一款技术跟得上、售价又够低的“走量”车型,以快速产生正向现金流;最后还得通过融资持续补血,填补之前的资金缺口。只有这样,才能让威马汽车真正实现“复活”;若上述工作的某个环节不到位,都可能导致“复活”计划夭折。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引线 FUSE”,作者:张伟,36氪经授权发布。

+1
16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报道的项目

东家
我要联系
匠人手工艺品交易平台

下一篇

AI看到了变现希望?

10小时前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