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世界级“芯谷”,重庆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成功召开
36氪重庆获悉,11月25日,重庆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渝州宾馆召开,来自我市的政府部门代表与参会院士专家、业内专家和企业负责人300余人齐聚一堂,共商重庆市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之路。
本次论坛由重庆市人民政府主办,重庆市发展改革委、重庆市经济信息委、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管委会承办,芯谋研究协办。
重庆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陈鸣波,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理事长、长江存储董事长陈南翔,全国工商联盟副主席、赛力斯汽车董事长张兴海出席会议并致辞。市政府副市长江敦涛主持会议。
会议现场
开幕式上,华芯投资副总裁彭红兵,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微纳电子学院院长吴汉明,清华大学教授魏少军,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集成电路创新联盟秘书长叶甜春,奕斯伟科技董事长王东升,中航国际总裁由镭,长电科技董事长、中芯聚源董事长高永岗,阿里巴巴副总裁戚肖宁,莱宝高科总经理李绍宗,芯联微电子总经理胡展源,爱芯元智创始人、董事长仇肖莘,闻泰科技董事会秘书高雨等知名集成电路产业代表莅临本次会议。
论坛通过主题推介、专题论坛、合作签约等多种方式,聚焦集成电路领域先进技术、产业链上下游供需、项目招商推介等信息资源,搭建产销对接、产才对接、产融合作的综合平台,带动更多集成电路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来渝发展,建设具有高辨识度、标杆引领性、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芯谷”。
全产业链优势注入“芯”动能
重庆是中西部地区唯一直辖市,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处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上,发展集成电路产业是重庆推动发展新格局,实现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建设的重要路径。
目前,重庆市集成电路产业已形成“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原材料配套”全链条,成为了集成电路产业的重要基地之一,有力配套了本地汽车电子、工业以及消费电子等终端需求,为重庆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陈南翔在致辞中表示:“重庆集成电路产业基础坚实、人才不断集聚,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希望重庆未来进一步整合资源,探索更多国际化合作路径,为中国半导体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张兴海在致辞中表示:”随着技术不断进步和市场逐步成熟,重庆汽车芯片产业将和新能源汽车产业一起迎来跃迁式发展。期待论坛的召开,能够推动产业创新,共同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创造价值,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携手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汽车新篇章。”
擦亮重庆集成电路“金字招牌”
集成电路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是全球新一轮产业变革中国家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赵斌对重庆集成电路产业投资环境进行推介。他指出重庆坚持工业立市、工业强市不动摇,全力推动全市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目前,重庆已经聚集80余家集成电路企业。2022年,全口径营收约为429亿元。未来重庆以功率半导体、硅基光电子、模拟和数模混合芯片,化合物半导体等为重点方向进行发展。
西部(重庆)科学城作为代表重庆市制造业发展最高水平的“展示窗”和引领未来产业发展的“策源地”,是重庆市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主阵地。2023年1月—10月,西部(重庆)科学城集成电路规上工业实现产值77.7亿元,占全市比重约42%。
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彭世权表示,科学城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科产城“协同发展。着力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新平台,现代化新重庆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国际化大都市高品质生活的新样板,新时代内陆改革开放高地的新支撑。
融合发展激发产业活力
合作签约环节
在合作签约环节,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与中国半导体协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与芯谋研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双方将在电子信息、半导体等多个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推动重庆集成电路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据科学城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外部环境日趋严峻和复杂多变的情况下,亟需提升半导体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竞争力,打造国际先进、安全可控的核心技术体系,实现高端集成电路、关键元器件、基础软件等薄弱环节的根本性突破。芯谋研究作为全球领先的半导体产业智库和高科技研究机构,将立足科学城,推动出台科学城半导体产业发展规划及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规划等,成为产业顾问及合作智库。
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微纳电子学院院长吴汉明,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集成电路创新联盟秘书长叶甜春,华润微电子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裁李虹,清华大学教授魏少军,长安汽车副总裁王孝飞分别进行了主题演讲。演讲嘉宾为与会者分享了集成电路产业的现状和未来趋势,探讨重庆集成电路产业的创新和发展。
圆桌论坛环节
同时,本次会议特设三大圆桌论坛,分别围绕重庆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特色工艺和化合物半导体发展、汽车芯片产业发展主要话题,邀请国内外知名企业代表进行深入讨论,为重庆集成电路产业未来发展献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