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经开区召开纪念建区三十周年暨重点项目推进大会
10月10日上午,长沙经开区召开纪念建区三十周年暨重点项目推进大会。长沙经开区党工委书记、长沙县委书记付旭明讲话。长沙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张庆红主持会议。
大会现场
本次大会召开的主要目的,是凝心聚力、继往开来,深刻总结回顾三十年来的成绩经验,全面贯彻“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以主阵地主战场主引擎的责任与担当落实“强省会”战略,充分发挥“两区”叠加优势,大力创建“五好”园区,以斗志昂扬的崭新姿态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会上发布了建区三十周年主题宣传片《澎湃当歌》,将园区筚路蓝缕、砥砺奋进的发展历程讲述得淋漓尽致,彰显了园区人开拓进取、逐浪前行的奋斗底色。老干部代表汤定一分享了流金岁月里感人的创业故事;产业发展局局长范丁贵代表广大青年干部表达了投身园区建设、戮力同心实干的坚定决心。前辈和后辈同台讲述,园区精神薪火相传。
三十而立,澎湃高歌。1992年10月8日,长沙星沙开发区奠基。此后三十年,长沙经开区茁壮成长,实现了从县级到省级、国家级开发区的8年“三连跳”,更在2020年迎来国家级经开区和湖南自贸试验区“两区叠加”新阶段。从一组组数据中,能清晰捕捉到园区的蝶变之旅:从40人的指挥部到20万产业工人;从4到20到38到60到73平方公里的管理面积;从第1家外资企业德国麦克潘特到41家世界500强企业入驻;从1994年三一奠基到18000余家商事主体扎根;从“一业独大”到“五大产业”格局的形成,规模工业总产值从10亿、100亿、1000亿到2500亿……三十年里,长沙经开区兼收并蓄、生生不息,成就了“力量之都”的大美传奇。
分别拍摄于建区之初和 2022 年的长沙经开区对比图(舒展/摄)
项目招引,强链补链。长沙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张湘鸿在会上发布了园区“三个一批”(签约一批、开工一批、竣工一批)重点项目推进情况。据悉,今年,长沙经开区共落地发展优质项目247个,总投资达1327亿元。其中,新签约引进项目175个,包含5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21个,工业地产新引进项目154个;新开工项目37个,总投资额约552亿元,三类500强项目5个;可竣工项目35个,总投资530亿元,三类500强项目9个。项目涉及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等行业。此外,园区还精心储备了一批优质在谈项目。其中,重点项目22个,总投资约552亿元。
坚持项目为王,与企业共成长,长沙经开区培育了一大批制造业领军企业。三一集团、山河智能、铁建重工3家世界工程机械50强齐聚园区;上汽大众、广汽三菱、博世长沙、索恩格等汽车及零部件企业抢抓新能源汽车发展机遇;蓝思科技、长城信息、国科微等电子信息企业加速引领技术创新。目前,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294家,其中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22家。2022年,三一集团、蓝思科技、铁建重工三家企业上榜中国上市公司百强。如今的长沙经开区,五大产业筋骨更壮,规模工业体量位居全省园区之首,综合发展水平在217家国家级经开区中位列第14位,营商环境位居全国第七。
付旭明作总结讲话,他强调,要坚持党对园区建设的领导,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坚持全方位对外开放、创新是第一动力、以人民为中心、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知责思为、担责敢为、善作能为,坚持“全局一盘棋”的思想,更好发挥园区经济发展辐射带动作用,带动全域发展。要永远铭记三十年创业的“经开故事”,持续发扬“经开精神”,保持“三十而立再出发,二次创业攀新高”的奋进姿态,努力率先建成5000亿国家级园区、建成全球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全省“五好”园区的领头雁、全国高质量发展样板区,奋力挺进全国经开区第一方阵,为省市发展和争先进位作出应有的贡献。
张庆红指出,三十年砥砺奋进的历程,是一部以“改革创新”为主题的园区发展史。迈入“三十而立再出发 二次创业攀新高”的新征程,使命光荣,任务艰巨。他要求,要始终铭记县区老一辈埋头苦干、无私奉献的创业艰辛,继承发扬不走老路、敢闯敢试的改革精神;紧紧锚定打造“全球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目标,发挥“两区”叠加优势,以创新思维、创新办法实现产业高端化转型,助推园区高质量发展;深刻把握党的二十大即将开启的新形势,咬定一张蓝图,用新理念新格局干出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