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摊经济正在变“高端”
编者按:本文来自江苏商报,原标题《你看不上的摆摊正在变高端》,36氪经授权发布。
摆地摊虽然是一项传统营生,但消费者在变、需求在变,有一批年轻摊主紧握时代脉搏,将摆摊与网红打卡、连锁运营、共享经济等新模式相融合,让这门颇具烟火气的生意更具新消费色彩,激活了个体经济的一池春水。
如果说繁华商业是城市的主动脉,那么摆摊就像城市的毛细血管。
2020年起,摆摊经济作为一种经济模式“救市”,开放摆摊的消息一出,“小贩群体”瞬间就出了圈,一夜之间排面被拉满,复苏的“路边摊”文化重新夺回非机动车道扛把子的光荣称号,卷土重来。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微信支付小商家数5月环比1~2月增长2.36倍,交易总笔数5月环比1~2月增长5.1倍。而截至2020年5月底,中国已有1200万家小店和路边摊收入相比2019年实现了增长。
随着年轻人的加入,他们思维活跃、善于思考、学习能力强,又洞悉年轻消费者心态,摆摊人的商业江湖也在不断转型升级。
政策加持,
让摆摊迎来“春天”
2020年起,为了能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国家在政策上也进行了全新的改变,大规模放宽了摆摊生意的管辖,让每个城市夜晚的烟火气都变得更多了。
为了扶持市场经济的发展,为了让个体户的利益受到保障,我国在放宽限制的同时,也给予了不少的帮扶政策。
2021年3月,成都市发布《成都市城市管理五允许一坚持统筹疫情防控助力经济发展措施》,内容表示允许疫情期间临时占道、越门经营等5类行为,同时鼓励商家个体户尽快恢复经营生产。作为最早开放摆摊经济的城市成都,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增加了10万个以上的就业岗位。
陕西省随后也发文表示:疫情期间,在不影响日常管理的情况下,允许居民在居住集中区开辟临时摊点摊区,允许摊贩在一定时间和区域内经营。
除了成都和陕西之外,国家也出台了相关实施意见,对于那些没有固定经营场所的摊贩,要合理设定管理模式。
摆脱“老破小”,
“颜值”是第一要义
一辆带锈电动三轮,一块木板,一堆小商品或食物,足以支撑起一个一本万利的生意。
煎饼摊老板小肖明白,自己没有被互联网定义的“年轻人”那么灵光,也不会什么花哨营销,但好在大学的主修课程是流体力学,这给他的摆摊“技术流”生涯加分。
每一张形状正圆、厚薄均匀、没有破洞的煎饼,都凝聚了制作者对面糊流体力学的深入理解,利用一种叫做伴随优化的数学算法:将面糊最终形态作为目标函数,对面糊施加作用力而导致的运动被描述为一系列偏微分方程,以提供约束条件,在此基础上对目标函数进行优化,寻找使面糊均匀平坦的最优路径和方法。
经过多次试错,小肖终于习得摊煎饼的最优解,能让饼的均匀程度提升83%。小肖一般从下午六点开始出摊,一直到次日凌晨两三点收摊,一般情况一天毛利大概在400元左右。在小肖看来,这营生是“小投资、大收入”。投资五六千元,每月的纯利润就有1.2万元,虽然“风餐露宿”,但收入也算不错。
除了普通的煎饼摊,越来越多的小店选择了“颜值”为卖点,例如方便宽敞的小餐车逐渐流行。
对比小肖踏实肯干的“老黄牛”形象,名叫富贵儿的石家庄奶茶摊老板,花680元拿下的三轮车更吸睛,快比摊子还大的“少女蓝蝴蝶结”,车上戏谑的“暴打渣男柠檬茶”文案,杯体设计简约又时尚,既能吸引消费者,也适合拍照。
第一次出摊时,管理摊位的大哥还觉得他纯属“玩票”,认为这又是一个被摆摊概念割了韭菜的少年,而且摊位还挨着垃圾桶。
起初富贵儿精心倒腾的八十杯手打茶只卖出十多杯,送给路过的行人几杯,其他均被倒掉。但是,就在第四天,和他的名字一样,富贵儿的奶茶生意火了,大群消费者排着队挤在富贵680元的三轮车前,时而驻足围观,时而对着摊位自拍。很多人在抖音上打卡晒照,甚至登上抖音热榜。国内的某大型商场甚至邀请富贵儿入驻,那大颗的蓝色蝴蝶结也成了争先模仿的参照物,石家庄还刮起一股绿色小车风。
摆地摊虽然是传统营生,但消费者在变、需求在变,的确应该有富贵儿这种年轻摊主为地摊江湖注入活水,产品、营销、包装一样都不能落下。
2021年12月,上海人小可在小红书发了一篇“热红酒”摆摊笔记,引来众多讨论,网友们纷纷询问出摊时间和地址,同为年轻人的小可对消费者心理拿捏妥妥。喝热红酒本不稀奇,但站在午夜的街头喝比在室内更为散漫和有趣,不仅如此,小可还会在社交平台上打哑谜,欲拒还迎公布出摊的时间和地点线索,和他人互动增进“在场感”。
发力品牌化,
构建餐饮新品类
这些年,黑色经典、粮全其美、伏牛堂等各色小吃品牌异军突起,受到消费者、资本的青睐,也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小吃正在从路边摊走进了商场,极可能衍生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小吃品类存在形式。
如今,摆摊经济“大展神威”,数据显示,摆摊日营业额在100~800元之间,利润率则在30%~40%之间,且具有更高的复购率。
随着互联网的突入,品牌思维开始冲击餐饮业,不少跨界者开始打小吃的主意,比如红极一时的黄太吉、西少爷、伏牛堂等。它们为小吃打开了一条完全不同的通路,小吃不是一定和摆摊相连,小吃也可以走进门店,走进购物中心,做到“高大上”。
文和友、黑白电视、莱得快、黑色经典等主打当地特色小吃的火爆品牌,更让人看到了小吃品类的潜力。
文和友以小龙虾为主打,搭配长沙众多小吃,在宵夜市场一骑绝尘;黑白电视集合了60多种湖南美食,还有特色粉面、怀旧钵子饭等,做成一个集合店,从30平方米的小店开始,4年开出150多家门店;莱得快则凭借酸辣粉杀出重围,加上各种炸串、众多特色小吃,在重庆大杀四方;丝恋丝娃娃也凭借丝娃娃为主的众多贵州小吃,走出大山,走向川渝,成为为数不多成功向外扩张的贵州餐企。
《2019中国餐饮行业小吃品类大数据分析报告》分析称,在小吃产业头部连锁品牌数量很少,与中国整体产业集中化程度不高的趋势吻合,品牌化、连锁化将成为发展趋势,而最基本的实现手段,便是门店升级。
小吃品类更承载着当地的饮食文化,品牌也在极力营造一种市井的氛围,即使搬入了门店,也让消费者仿佛置身当年的路边小摊,既让消费者有了烟火气的感觉,又能够吃得更放心。
共享模式,寻找新事业
面对消费者的多样奇异需求,不少年轻摊主选择了引入“共享”的概念来经营。
2021年,郑州西开发区运营了一间“后备箱”集市。每到夜幕降临的时候,一些为了挣钱还房贷、车贷或贴补家用的年轻白领和上班族,都会聚集在一排整齐的轿车前,用后备箱当摊位,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拼命“捞金”。
24岁小伙王巍然便是其中一员。受疫情影响,他毅然决定辞掉了稳定工作,白天跑顺风车增加收入,晚上到繁华的夜市街上摆摊挣钱。
幸运的是,刚转行没多久,王巍然就赶上了火爆的“摆摊经济”浪潮。一次偶然的机会,当他看到郑州西开发区一家夜市点“免费提供汽车并招募摊主”的消息后,就主动跑过去报名,和几名年龄相仿的年轻人一起,成了“后备箱”集市上的第一批摊主。
为了与同行有所区别,王巍然的摊位上主营仿真玩具,主打客户群体是小朋友。刚开始摆摊的时候,讨价还价是王巍然最害怕遇到的事情。不过,现在好多了,经过这么多天的锻炼,他不仅渐渐适应了新的工作方式,还与身边的同行一样,成了一名合格的摊主,不仅能说会道,还特别了解顾客的需求。每天穿梭在夜市地摊间,王巍然越来越得心应手,按照他计算出来的数字,加上开顺风车挣来的钱,平均下来,他每月的收入达到了12000元左右。
由于生意持续火爆,从2021年6月中旬开始,脑洞大开的他,又突发奇想有了新思路。为了“双管齐下”挣钱,他找到了很多朋友沟通,最终以每小时12元的价格,雇了一名女孩帮助自己在西开发区经营“后备箱”摊位,而他跑到郑东新区摆起了“连锁”地摊。
因人流量较大,到郑东新区摆“连锁摊”的第一天,王巍然就挣了500多元钱,这让他更有拼劲儿了。因此,用他自己的话说,接下来,很有可能会采用这种方式,继续扩大摆摊规模,由他自己进货,然后花钱聘请更多的人帮自己经营“连锁地摊”。
直播当道,
提供“沉浸式享受”
2021年,杭州武林夜市在抖音上大火,地标打卡人数累计达3.7亿人次。“美食明星侦探”谢霆锋接连在夜市内打卡3家店,大快朵颐。其官方抖音号“锋味”上相关视频已有210万点赞,让这条300米的步行街在“杭州烟火夜市排行”中位居榜首。
老夜市焕新颜,撩动人心的不止烟火气,还有踩在节点上的互联网新商机。
当武林夜市的摊主们陆续把灯点亮,一个大写横着的“T”是杭州市拱墅区烟火气最鲜明的地标之一。若从2013年夜市开展常态化经营算起,9年时间增加了近200个摊位,业态愈加丰富。
常变常新,武林夜市在不断改变。例如夜市的雨棚曾经变成天蓝色,主打“亚运主题”。夜市在求新,摊主也在求变。
非遗传承人、手艺匠人、魔术师、喷绘画师纷纷被吸引入驻,提供琳琅满目的“沉浸式享受”。天色一暗,多位摊主调整灯光,支起手机,开始了当晚的直播。有围观的群众,有打赏的粉丝,热热闹闹的人气转化成了实实在在的销售额。
据杭州市拱墅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新拱墅区于2021年启动了“拱·创繁华”夜间经济提振行动,推动灯光亮化、文化挖掘、业态调整、设施提升等具体任务,把武林夜市打造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拱墅夜地标”,成为展现新拱墅的重要窗口。
在这充满烟火气的摊位间,摊主们有着很强的集体认同感,也有了奔向美好生活的凝聚力。“底子硬是一方面,风口来了抓得住是另一方面。”武林夜市总经理叶连忠说。当短视频和直播成了新趋势时,武林夜市出政策、发设备、办培训,鼓励所有商户朝电商发力,线上线下两开花,创造自己的“网络夜经济高地”。“为了提振夜经济,我们打造了一个‘智慧云上夜市’,专门为商户购买了几十套直播设备以及提供网络流量、请来老师进行培训,不少商户尝试过,效果很不错。”叶连忠说。
创作喷漆画的姚钢正是互联网经济的尝鲜者,抖音粉丝超过250万,最热闹的时候,超过30万人同时看他画画。现在他的作品需要预订,价格也水涨船高。
近几年来,武林夜市开始运用抖音、快手、视频号、公众号等媒介端打造新媒体矩阵。“要跟上时代脚步,让更多人看到夜市的美食,感受我们的匠人文化,也让家人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叶连忠说。
想成为未来独角兽吗?36氪江苏助你一臂之力!
如果您想自荐优秀创业项目,寻求对企业/活动进行专题报道;如果您想发布融资首发信息;如果您想为36氪提供原创文章或视频,转载36氪江苏原创文章或沟通其他内容相关合作……请添加36氪江苏微信号jiangsu-36kr,或将您的需求与项目BP发送到nanjing@www.element-up.com,我们会及时与您联系。
商务合作请直接联系季先生Tel:18101595688,微信号:ami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