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月太短,90天更长
转眼又到了毕业季,氪空间第二期项目也即将踏上各自新的征程。在圣诞夜后的狂欢毕业礼上,氪空间负责人John Tian以三个月的时间轴,回顾总结了行业、氪空间本身和氪空间团队的新进展。三个月的这一张答卷,兴奋之余更多的或许是对前路的启发和思考。
以下为毕业礼现场实录:
各位氪空间的校友们,大家晚上好。我们这个大家庭真是越来越强大了,本来我们预计的人数在150人左右,但没想到很多团队才几天时间就又增加了大量的新成员,所以让这个地方显得有点拥挤了,看来下一期的毕业礼我们得选择在鸟巢举办了。
氪空间每期3个月,但是我内心一直是以90天为一个周期的,因为3个月太短,90天更长。无论是3个月前已经毕业的第一期,还是今天毕业的第二期,我发现所有团队这期间所取得的进展,在时间上的体现就是把3个月变成了90天。当我们把时间的度量单位缩小,发现这静态的时间动态的延长了,这意味着我们可以做的事情更多了。
3个月于我而言,除了时间上的好快外,我深切感受到的是,我们所处的行业正在发生一种没有预想到的剧烈变革。三个月前,我们还在谈论VC裂变所带来的几个趋势改变:扁平化、垂直化以及早期化,而今整个行业在探讨资本寒冬与泡沫化所带来的影响;三个月前,氪空间正式对外公布了自己重新定义孵化器的构想,三个月后的今天,学习氪空间模式的孵化器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三个月前,我们所熟知的58同城可能还是一家分类信息提供商,但三个月后的今天,我们知道58同城出了两个新公司:58到家和58陪练,它似乎在把每个分类信息单独出一个非常垂直细分的服务公司,这让我们感受到流量在加速分流的同时,也在以一种全新的方式重新聚合,这对于我们的所有创业者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机会。
同样的3个月,氪空间内又发生了什么呢?首先跟大家分享一下氪空间二期的情况:17个团队中,目前完成融资的已经有14个,其他3家在产品方向做调整后也在准备开始接触投资;本期的最高融资金额为450万美元,而融资金额在500万人民币以上的团队有7个,总融资额已达1500万美元。团队成长上,入驻时整体的规模70人,3个月后整体150人左右,成长最快的团队从最初的8人已经到现在的22人。同时,氪空间第一次发生项目收购案例,而在项目被收购、重新组建团队开启新项目后,新项目同样完成了天使融资。多个项目在我们的活动上直接敲定融资。
而这3个月,对于已经毕业的第一期12个校友团队又意味着什么呢?经过我们的初略统计,一期校友中,这三个月至少有3个团队完成了第二轮融资,1个团队完成了第三轮,单轮融资金额达到了1000万美元,总计金额超过了2600万美元。团队规模从6个月前进入氪空间的46人到3月前的121人,现在则超过了213人。成长最快的团队从初期入驻时的7人,已经发展到现在的40多人,时间仅仅6个月。这次的毕业礼,也是由我们成长快速的一期校友玩聚北京团队全权承办。看到这样的成长速度,由衷为大家感到自豪与骄傲。
而今,我们迎来了目前第三期的13个团队。这一期,我们的团队组成更加多元化、国际化,既有多个来自硅谷和台湾的团队,也有来自国际国内巨头企业的创业者,除此之外,我们还有几个非常资深的连续创业者。我们相信,第三期将给大家带来新的成绩。
就在今早,我们二期的校友阴明今天以一篇题为《在这焦躁的24岁》的文章总结了自己的这一年,阴明说,氪空间给予他的是一个开阔的创业起点站,在这里我没有感觉到一丝孤独,除了相见恨晚的朋友,也对这个大大的工作室有了难以摆脱的依赖感。
对于氪空间给大家带来的这份依赖感,我和我的团队深感自豪,也希望这里能成为所有氪空间校友的心灵家园,无论你们是毕业了,还是正在度过短暂而又精彩的三个月。但是,所有的团队都需要快速成长,我希望大家在毕业后能尽快摆脱这份依赖感,依存但不依赖,真正实现自己和团队的成长。当大家需要我们的时候,我相信不管是我们氪空间,还是所有的校友,都会为大家伸出自己的双手。
为了让大家在氪空间以及毕业之后获得更好的服务,我们也将在第三期以及之后做一些新的尝试和调整,让大家可以更好的交流、合作以及获得更好的资源,氪空间是所有氪空间校友们的氪空间。另外,我们第四期将于2015年4月入驻,现在已经开始接受申请,如果大家有非常优秀的创业者朋友,也非常欢迎推荐加入氪空间这个大家庭。
注:快速申请入驻氪空间,可以点击氪空间微信公共号(krspace)底栏中的“申请攻略”→“一键申请”,或者登陆氪空间官网 space.www.element-up.com 页面右上角点击“申请入驻”即可进行申请。
新版36氪iOS 客户端正式上线。该有的都有了,你想要看创业资讯,你想要分享,想看视频,想来活动现场,下载36氪iOS客户端,即氪触达。点击链接下载:http://t.cn/RZhjmN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