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葬行业出海观察:冷门又暴利的“阴间生意”,被中国制造承包了?

Flywheel飞未·2025年09月15日 18:56
阴间生意,能赚多少阳间钱?

2024年,中国的死亡人数比新生人口多了139万,每天平均有近3万人离世,国内的殡葬行业也因此长期被视为永不衰退的“永恒生意”,然而如今,这一行业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分化。

8月末,国内“殡葬第一股”、有“殡葬茅台”之称的福寿园发布的上半年财报显示,去年同期近3亿的归母净利转为巨亏2.61亿,创下自2013年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纪录。与此同时,安贤园、万桐园等“坟地产”企业同样业绩下滑,五大殡葬公司总营收同比骤降19.3%

图源:福寿园2025上半年盈利预警。其中提到利润下降主因之一为“客户谨慎消费”

死亡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总是一个让人讳莫如深的话题,与之相关的棺材、墓碑、冥币纸扎等殡葬产品在国内也难以形成商业化的市场规模,而如今依赖土地暴利的模式更是彻底失灵,高端墓地滞销,老百姓捂紧钱包,生死事再大也难逃消费降级的侵袭。

死亡人数逐年上升,行业盈利却不断萎缩,就在国内殡葬股一片惨淡之际,海外市场却呈现出另一番景象。

King's Research数据显示,全球殡葬服务规模预计在2031年突破93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5%。在这条火热的“死亡供应链”里,中国贡献卓著:

有数据统计,日本市场销售的棺材有近九成来自中国;福建惠安的墓碑出口规模超过20亿;河北米北庄村的冥币已经垄断了全球90%的阴间金融市场……

有人一针见血地总结海外殡葬行业的现状:“连死都离不开中国制造”。这个看似充满文化隔阂与地域壁垒的产业,如今正依托成熟的产业链漂洋过海,将中国的“身后经济”输出至全球市场。

01 身后事三件套,由中国制造包办

日本人对身后事的严谨全球闻名,但他们可能从未想过,自己最后一程的“容身之所”竟大多来自中国山东。

数据显示,日本国内使用的棺木超九成来源于中国,其中绝大部分由山东菏泽曹县供应。据统计,曹县每年出口的棺材超百万套,仅庄寨镇两家龙头企业就贡献了50万套的年销量。

图源:2017年日本综艺《不可思议的世界》。节目组探访曹县,指出日本九成以上的棺材都来自曹县

这一切始于2000年前后,日本老龄化加剧导致劳动力成本提高,本土棺材产能不足,棺材价格一度从4000元翻倍到8000元。

彼时曹县棺材主要供应国内土葬需求,随着全国火葬推广,内需逐步减少。日本虽普遍实行火葬,但他们的丧葬习俗是棺木与遗体一起火化,因此需要质轻易燃的材料,而曹县的泡桐木恰好符合这一要求。

曹县被称为“中国泡桐加工之乡”,全县共有泡桐树300万株,年采伐量达4万多方,这种经济林木只需三四年即可成材,成本极低,且轻质、耐潮、易燃,非常适合棺木生产。

据了解,曹县棺材的出厂成本不到500元,加上海运、关税及渠道费用后,从曹县出口到日本的棺材售价甚至不及日本本土棺材的一半。物美价廉,成为曹县棺材垄断日本市场的重要原因。

曹县一家专门出口日本的棺材厂。图源:小红书@cc不叫唐诗

此外,日本社会对殡葬礼仪极为重视,对棺木的设计既追求整体简洁,又注重细节的精致。而曹县除了拥有丰富的桐木资源,还有传承了数百年的国家级非遗木雕技艺,是名副其实的“木艺之都”。

随着棺木产业的成熟,曹县当地工厂甚至能根据日本各地习俗定制花纹,从佛教莲花到神道图腾,雕刻精度令人叹为观止。

曹县生产的实木雕刻棺,左上角为可以打开的合页小窗。图源:红星资本局

与曹县棺木同样依托丰富资源及传统工艺开拓国际市场的,还有福建泉州惠安县的墓碑产业。这个位于沿海的县城,如今垄断了日本墓碑市场90%的份额,年产值超过20亿元。

二战结束后,日本经济腾飞,民众消费观念转变,开启了长达四十年的“修墓热”,崇尚维持身后的体面。

日本全国优良石材店协会在2006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日本人购买墓石的均价是1.58万美元,使得墓碑成为日本石材市场的支柱产业。

不过随着日本老龄化问题的加深,他们的墓碑制造业也遇到了与本土棺材同样的困境:产能难以跟上需求。于是,物美价廉的惠安墓碑顺势占领了日本市场。

2005年与2016年日本进口花岗岩数据对比,从中国进口的占90%以上。图源:网络

惠安的成功得益于两大优势:丰富的花岗岩资源和便捷的港口条件。

当地拥有近亿立方米储存量的花岗岩,这正是制作墓碑的主要石材原料。而福建沿海绵长的海岸线提供了众多天然良港,其中泉州的石湖港每周都有直航日本的航线,航程仅需4天,大大缩短了订单交付时间

这种地理优势转化为超高性价比优势:比起过万美刀的本土墓石,惠安墓碑只需半价甚至几千元就能买到。

并且,被誉为“世界石雕之都”的惠安,拥有传承了千年的精湛石雕技艺,这恰好满足了日本市场对墓碑工艺的苛刻要求。

如今,惠安当地的墓碑制造也积极融合现代数控雕刻技术与传统影雕工艺,使产品愈发精致和独具特色,在日本市场牢牢占住主导地位。

惠安石材厂制造墓碑过程。图源:小红书

除去日本市场,曹县与惠安在近年来都瞄准了客群更广大、利润更高的欧美市场。

比如在欧洲当地,一口棺材的售价可高达1000-2000欧元,但曹县棺材在欧洲的价格区间仅为90-150美元,成了外国人眼里的“香饽饽”,被争相订购。

另外,曹县棺材厂家会依据海外各地殡葬习俗的差异,为不同国家和地区定制专属棺材

例如日本款需在棺盖开设小窗以供家属瞻仰,法式设计则无需此结构,而美式棺材普遍采用双开盖设计,上半部分用于展示逝者的头肩部,下半部分则用以遮蔽身体。

左为法式棺材,右为美式棺材。图源:最人物

惠安的石材资源应用远不止于墓碑制造,其石雕产品已远销东南亚及欧美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额约占全国同类产品的40%左右,展现出比曹县泡桐木棺更广泛的产业适应性。

连位于马来西亚马六甲海峡的郑和像、甚至是远在华盛顿的马丁路德金雕像,都出自惠安人之手。

然而,中国制造的殡葬出海故事远不止于棺木与石碑,另一种来自东方的神秘产品,已悄然渗入全球市场——人民币还没实现国际化,咱们给老祖宗烧了千年的冥币,却抢先统一了全球阴间金融市场。

河北保定米北庄村——这个被称为“地下华尔街”的北方村庄,从清代纸花手工业起源,历经300余年发展形成覆盖冥币、纸扎、寿衣等全品类殡葬产业链,在1983年就成为了全国最大的纸花交易市场,如今正掌控着全球冥币纸扎市场的命脉。

米北庄村内有一条长达1.5公里的“鬼街”,汇聚了超500家殡葬用品商户,这里垄断了全球90%的冥币纸扎产能,每年向海外输送数亿件产品,年产值超过20亿元。

图源:网络

米北庄人深谙客户需求,将冥币“本土化”后销往海外,推出美元版、欧元版等新款冥币,直接让“天地银行”开通了跨境结算业务。

售价更是翻了数十倍,国内电商平台上几块钱能买到一千多张冥币,到了亚马逊,800张竟卖到13美元。

图源:亚马逊

为了抓住商机,米北庄人还擅长紧跟时代潮流,纸扎产品与时俱进,科技产品、豪车别墅应有尽有,烧苹果会配耳机,烧大G会配司机,连麻将桌都配好了麻友,绝不让祖宗三缺一。

图源:最华人

不过,“烧纸钱”这个习俗的文化壁垒较高,以往冥币纸扎能卖到国外,主要还是靠海外华人群体买单,真正会掏钱的外国人并不多见。

直到近年来,冥币纸扎开始在海外社媒走红,但已经脱离了中国传统殡葬文化,被老外重新定义为“祖先钱”(Ancestor Money)。

之所以叫祖先钱,是因为老外真把这当成了许愿神器,使其从殡葬用品摇身变为玄学载体,拥有许愿池里的王八、转发中奖的锦鲤一样的效果,有人声称烧币后中了彩票,有人拿到奖学金,甚至有人找到亲生父母。

海外网友印证神秘的东方力量。图源:潮向Sense

一传十十传百,让冥币纸扎成为了继针灸、风水之后又一现象级东方文化符号,在TikTok上,#AncestorMoney话题播放量突破了10亿次。老外烧假钱换真钱的效果尚未可知,但米北庄人是实打实地用假钱换到了真外汇。

病毒式的传播让更多外国人对中国的殡葬文化有了更多了解,甚至法国一家美术馆特地举办了纸扎艺术展,还被巴黎艺文指南评选为“当季巴黎十大必看展览之一”。

“极乐天堂”艺术展。图源:最华人

这场始于河北乡村、席卷欧美市场的冥币出海潮,不仅重构了“阴间经济”的版图,更成为中国文化输出中最意想不到的篇章。

棺材、墓碑、冥币纸扎,传统殡葬三件套走出国门,几乎包办了全球的“身后事”。那么,这真的是稳赚不赔的生意吗?背后又藏着哪些意想不到的风险?

02 殡葬生意出海,可持续吗?

中国殡葬产业的出海征程看似风光无限,实则正在面临观念演变、文化隔阂、本土化挑战的三重考验。

日本曾是中国殡葬产品最稳定的出口市场,但如今正因人口结构变化和殡葬观念革新而收缩。自从泡沫经济破灭,日本经济进入长期低迷期,尽管老龄化程度仍在不断加深,日本人的钱包也难以维持辉煌时代的体面。

家庭葬礼、小型葬礼等小型化、低成本的简易葬礼需求增加,从而使日本殡葬服务客单价出现下降趋势

图源:国联证券研究报告《日本消费研究:物质从简,精神至上》

此外,近年来,日本殡葬观念正悄然转变,生态友好的安葬方式日益受到青睐。许多年轻人更倾向于选择树葬、海葬等简约环保的形式。

同时,家庭葬礼模式下共同使用一块墓碑的“家墓”应用比例也在提高。这些趋势共同导致了传统墓碑和棺材的需求开始下滑。

根据2022年的市场数据,曹县向日本批发出口的棺材,其主流价格区间已从原先的千元水平调整至400-500元。日本国内墓碑市场的规模也在过去十年间收缩了约四分之一。

日本市场正在萎缩,其他市场也不乐观。哪怕欧洲市场溢价空间更大,近年在关税、战争等因素影响下,中国到欧洲的海运费暴涨,1.5万美元货值的集装箱运费就要6000美元。有曹县棺材厂商坦言,每口棺材利润已压缩至“几十元人民币”。

美国市场的挑战则更加严峻,主要原因是许多美国人视殡葬为“家庭服务”而非“商品采购”,看重全程化服务而非单一产品性价比,因此美国的殡葬系统非常独立,海外厂商很难打入本地市场。

美国各州平均葬礼花费,普遍超7000美元(不包含墓地或墓碑费用)图源:小红书

在服务端,美国约85%的殡仪馆由家族企业或小型独立公司运营,其余14%则由国际殡葬服务集团(SCI)这类大型企业掌控。而在殡葬用品制造端,市场集中度极高:Batesville和Matthews International两家制造商共同垄断了全美棺材市场82%的份额;墓碑市场则主要由Rock of Ages、Smith Granite等大型公司及若干区域性企业控制。

最后再说在欧洲走红的冥币,其流行更多源于文化层面的新鲜感,这种热度可能难以持续。不仅复购率低,且容易受社交媒体风向影响。更棘手的是法律风险:冥币上复刻多国货币图案可能涉嫌违反各国的《反伪造法》。

03 强压之下,如何破局?

面对全球市场的多重考验,中国殡葬产业出海必须要跳出传统代工模式,通过产品创新与渠道重构实现突围。

产品创新方面,近年来有部分棺材厂商开始转型生产宠物棺材,这门跨越物种的生死生意正在成为殡葬出海的新蓝海。

转型背后是全球宠物殡葬市场的爆发:数据显示,全球宠物殡葬服务市场规模预计在2030年达到37.5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1%,增速比人类殡葬市场还高。

宠物殡葬服务市场前景向好,有7成需要土葬,对优质宠物棺材需求高。图源:《2025宠物殡葬用品市场洞察报告》

曹县工厂将泡桐木加工成防潮宠物棺,出厂价仅20元人民币的产品在亚马逊上能卖到25-35美元,溢价好几倍。而高端胡桃木宠物棺材更是瞄准欧美宠物陵园需求,售价可达千元人民币,利润更高。

另外,在亚马逊等海外电商平台上,宠物骨灰盒、宠物墓碑、纪念石等相关用品销量都非常可观

据媒体报道,美国独立站My Furever Memories通过提供定制化的宠物墓碑和骨灰雕塑服务,年收入达到了500万美元。虽然其单块宠物墓碑售价在68美元到290美元不等,但仍有不少用户愿意为之买单。

图源:My Furever Memories

除了做宠物殡葬生意,殡葬商家还可以考虑抓住世界对“绿色告别”的新需求。如米北庄的厂商已经开发出符合环保标准的可降解纸钱,也叫无烟冥币,这种用玉米淀粉、竹纤维制成的纸钱,燃烧后仅产生水和二氧化碳,能够解决传统焚烧的污染问题。

随着欧盟循环经济行动计划推行,曹县部分棺材生产也开始注重采用具备FSC认证的木材和环保漆料,其溢价空间高达25%,还能让客户心甘情愿为“绿色溢价”买单。更前沿的探索还包括45天即可完全降解的“蘑菇棺材”和竹纤维骨灰盒。

蘑菇棺材内配备苔藓床和苔藓枕,以加速分解。图源:网络

渠道方面,DTC模式正通过直面消费者的创新,有效打破海外市场长期被巨头垄断的局面。

美国品牌Titan Casket通过成立独立站绕过殡仪馆垄断,将棺材售价降至殡仪馆的1/3(均价1000美元左右),凭借超过1000个SKU的个性化定制和人性化服务,成功撬动被传统巨头把持的市场。2024年12月,其独立站在线月销售额突破90万美元。

Titan Casket支持提前定制棺材,有20多种颜色和150多种头板可选。图源:Titan Casket

Titan Casket另一个聪明的策略在于渠道融合,它是Costco唯一入驻的棺材品牌,同时也进驻了亚马逊等电商平台。Titan Casket品牌创始人曾表示其品牌超过七成的销售额由独立站直接贡献,但通过进驻Costco等大型零售渠道以及亚马逊电商平台,有效提升了品牌曝光和知名度。

这种模式的成功,得益于美国家庭的日常消费至今仍高度依赖线下商超体系,而宗教文化的深远影响使得社会对死亡相关话题相对开放,殡葬用品并未被排除在常规零售场景之外。

比如Costco早在十年前就已将棺材纳入超市货架销售,黑五的时候在官网买甚至有第二个半价(拼好棺)。

Costco线下棺材销售。图源:小红书

Titan Casket的渠道策略堪称双线作战的典范:既通过独立站保持品牌控制和利润,又利用大型零售渠道持续放大曝光和信任。

这种协同效应直接转化为惊人的流量掌控力——其独立站月访问量高达95万,其中65.54%来自自然搜索,32.51%为直接输入访问,近98%的自主流量占比,足以证明Titan Casket品牌知名度之高。

Titan Casket网站数据。图源:小红书

从给人做棺材到给宠物做棺材,从批发代工到DTC,综合两种破局思路,中国殡葬行业出海应该明确破局核心在于:不再只是供应链生产,而是开始尝试品牌、文化和生活方式的输出。

04 结语

如今,全球老龄化浪潮正加速席卷各国:日本老年人口比例逼近30%,欧洲多国也深陷高龄化与低生育率的双重挑战,美国老年人口数量和比例持续攀升……这一切既催生了庞大的殡葬需求,也激化了传统习俗与现代观念的矛盾。

生死之事,是人类最古老的共通命题。这场征途的本质,早已超越简单的商品贸易,而是如何让曹县的木头、惠安的石材和米北庄的纸花,成为不同文化背景下人类情感的通用载体。

最终,这场“永恒生意”的全球化未来,必将属于那些既能尊重文化差异,又能以创新供给激活需求的探索者。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Flywheel飞未”,作者:Flywheel,36氪经授权发布。

+1
1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英伟达退潮,国产算力登场

12小时前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