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广东首发|中医连锁品牌「元大刘氏中医」获1000万元Pre-A轮融资,推动中医馆标准化复制
文|许璧端
编辑|廖尧
36氪广东获悉,元大刘氏健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元大刘氏中医」)已于2023年7月完成1000万元Pre-A轮融资,投资方为天泽其晟。本轮融资资金将用于品牌建设和市场拓展。
切入超3亿疼痛患者
「元大刘氏中医」以疼痛调理和治疗切入中医赛道,核心产品和服务为调理疼痛的刘氏特色推拿及元大经络通。1996年,创始人刘志威作为南山区人才引进到深圳,并开办第一家中医诊所。2018年,这间小小的中医诊所开始品牌化、规模化、标准化运作,「元大刘氏中医」由此诞生,截至目前在全国已开设300余家中医诊所及理疗门店,其中包括20余家直营门店。
刘志威表示,以疼痛切入市场的策略,一方面是由于疼痛患者群体庞大,发展空间广阔。《中国疼痛医学发展报告(2020)》数据显示,我国慢性疼痛患者超过3亿人,且每年以1000万~2000万的速度在快速增长,患者人群有年轻化趋势。另一方面,疼痛患者群体涵盖男女老少等广大受众,「元大刘氏中医」希望以疼痛诊疗作为切口触达广大消费者,积累口碑和粘性客户后,带动未来更多不同疾病诊疗的业务。
刘志威透露,随着产品线的丰富,「元大刘氏中医」计划延伸布局上游原材料与生产环节,与地方政府引导基金合资建设生产基地。
“1+N”解决中医馆复制难题
中医在防治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疑难病症以及重大传染性疾病等方面凸显出重要价值,潜在市场巨大。近年来,中医药政策持续发布,强调要运用科技创新,推动中医药行业实现现代化转型。但中医行业的一个特点是患者“认人不认店”,因此在转型推广中面临着难以复制化的瓶颈。
为解决这一难题,「元大刘氏中医」提出“1+N”模式,以市县为单位建设运营中心,1家运营中心管理区域范围内的N家中医诊所,每家中医诊所又搭配N家小型中医理疗馆。中医诊所主要解决未病、慢病、常见病治疗类需求;理疗馆则面向亚健康客人群体,提供针对常见疼痛类疾病的养生保健服务,无需医师资质,可以实现快速复制。此外理疗馆还承担为中医诊所引流和分流的功能,通过推拿等养生服务提高客户粘性,为中医诊所引流;也可以为就诊患者提供连续性的康复和护理服务。
同时「元大刘氏中医」基于核心技术和产品进行人才培训,快速进行人才裂变,使中医诊所摆脱对名中医的依赖,变“认人不认店”为“认店不认人”。
目前「元大刘氏中医」已建设100多个城市运营中心,遍布包括深圳、广州、北京、上海、杭州、重庆、成都、苏州、无锡、呼和浩特、乌鲁木齐、烟台、昆明、南昌等城市。本轮融资后,「元大中医」计划以各地区运营中心为核心,每个县级市拓展3家中医诊所及30家中医理疗店,以“1+N”模式拓展版图。据透露,“每家‘翻牌店’投入成本不等,将用于门店VI升级、设备升级、IT系统升级、员工培训、技术提升、线上市场推广和产品供应链等支持”。
在品牌化上,「元大刘氏中医」统一LOGO、门店VI设计,并在药品、服务内容、服务标准、培训体系等方面进行标准化,“目前最快1周就能培训好一名合格的理疗推拿师”。在门店管理上,「元大刘氏中医」使用成熟的收银管理系统,但刘志威坦言:“成本有点高,因此本次融资后将根据自身业务流程,定制一套适用于自身的管理系统,降本增效”。
为了实现快速市场拓展和自身良性运转,在融资方面,「元大刘氏中医」计划在今年启动新一轮融资。
投资人说
本轮投资方天泽其晟表示:“中医大健康产业市场规模已突破万亿元。「元大刘氏中医」以疼痛市场为切口,能有效推动其他病种领域的拓展,市场空间足够大。目前中医赛道还很分散,没有形成头部品牌垄断局面。元大”1+N”的模式解决了中医馆难以复制的问题,并且拓展速度非常快。我们看好朝着专科专病做标准化的可复制模式,未来结合AI机器人的应用,能节省人力成本,可复制性和盈利能力将会进一步提高,我们对「元大刘氏中医」充满信心。”
36氪广东——在广东观察世界,在湾区链接全球。
36氪广东作为广东地区领先的新商业媒体,以大湾区为核心,为各位创业者、投资人以及科技、财经、新经济领域从业者提供最前沿的深度商业报道,搭建最畅通的产业对接通道,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如果你希望得到36氪广东的报道,或转载相关文章,请将你的需求和BP发送至指定邮箱:guangdong@www.element-up.com。如果你希望转载公众号文章,或进入社群(备注:社群),请联系小编微信。我们将在24小时内回复。
小编微信ID:gd36kr001微信公众号ID:gd36kr 官方微博:@36氪广东抖音:湾区会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