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经济,可能是艺术品电商最好的打开方式

董雨晴·2015年12月21日 22:26
艺术类社群重在内容。

一连看了好几集《艺术很难吗》,“用心理学揪出最后的晚餐里的犹大”、“为什么不能光明正大的看裸体”——用逗逼的姿态干了艺术讲解这档一本正经的事,不过意外艺术耍的就是出其不意。

《艺术很难吗》是意外艺术团队推出的一档艺术脱口秀节目,每集控制在十分钟之内,表现形式除了搞笑也偶尔略重口,字幕包装密度大,但核心内容是解读艺术,团队偶尔也会采访一些大师级人物,比如作家刘墉、美学大师蒋勋、导演顾长卫,最新一期则采访了爆款表情尔康的饰演者周杰,因为据说尔康,噢不周杰也是个收藏家。

《罗辑思维》罗胖自带流量,《艺术很难吗》吸引粉丝内容因素占比则大一些,据意外艺术透露,25期节目全网点击量在4000万,再加上线下也在开设展览、沙龙等活动,作为线下的流量入口,截至十月底,意外艺术社群规模达到150万人左右。

内容有了,用户也有了,也该做社群运营了,作为艺术领域的《罗辑思维》,意外艺术也推出了会员制度,创始人潇涵告诉36氪,意外艺术于几天前推出了两档会员,299元和1200元,最终购买结果显示1200元档占比25%。

Image title

潇涵告诉36氪,这是电商的开始,对于艺术品电商,潇涵则是这么看的,艺术消费市场分为两个层级,上层为艺术品投资,交易渠道单一,消费人群相对窄众,且呈下降趋势;基层为客单价较低的艺术衍生品交易,人群覆盖广,用户画像偏年轻化,交易决策速度快,适宜互联网交易,且以每年20%的增长率稳步增长中,意外艺术将率先从这类产品切入。据意外艺术表述,本轮电商试水,他们将库存积压三年的梵高外文画册在23小时售罄。

如果初步电商做的好,意外艺术的下一步是切消费升级,那时意外艺术希望以原生艺术品切入,完成向购买原创作品的转化。

潇涵设想,未来意外艺术要做的,是以达人导向的电商模式,因为在潇涵看来,艺术品消费很特殊,不同于传统电商的货架陈列式,艺术品消费与知识类消费一样需要“讲解”。关于达人养成,目前意外艺术为个别粉丝开设专栏,已聚合近百位艺术达人,尚有一部分粉丝在谈中

同样在切艺术品消费的,36氪之前采访过租赁业务的Try Art,从家居切入的艺客,做艺术项目众筹的Artable。

+1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互联网驾校会成为下一场共享经济盛宴吗?

2015-12-21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