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鸟体育董事长王锋做了个“光猪圈”,健身终归要回到线下
一个是青鸟体育董事长王锋,一个是洪泰基金掌门人盛希泰,一个是冠军VC创始人卞光明,基于这三位创始人的身份,让我对光猪圈健身的玩法有一些好奇,近日,36氪采访了光猪圈健身,这个算是在互联网健身领域少有的,从行业痛点出发的玩家。
互联网健身行业虽然不大,但对标欧美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据创始人王锋介绍,国内健身增量市场约8000万左右。而现有的模式包括以下几种,ClassPass模式的全城热炼、小熊快跑等,上门服务类燃健身、芭比辣妈,线上社区类Keep、视频教学类FitTime,ClassPass模式遭到了一部分传统企业的抵制,因为从行业来看,这种模式解决的只是消费者痛点,对于行业而言用处不大。
行业有哪些痛点?
从存量市场看,健身俱乐部由于组织架构复杂,人员多,效率低,导致管理成本过高,年卡模式是抵消这种高耗费的最佳办法,足以见得按次消费对传统企业而言是个多大的Bug。从增量市场看,人们不去健身房或许是基于以下几点原因,距离远、天气不便、价格贵。
根据王锋对行业的调研统计,国外的大型健身房(2000平米级)数量增长并不快,相反一些小型健身房(300-500平米)数量在快速增长,分布很紧密,平均一公里内一个,店内员工很少,大部分是直接与教练预约。
基于以上情况,光猪圈健身的模式是这样的,走线上+线下的打法。线上推光猪圈App,功能涵盖课程表、会员付费、预约教练以及视频课程等,光猪圈将传统会员店的会员管理与教练管理全部转移到了App上。
线下则开设场馆,主推“小而美”模式的健身房,面积大约在300-500平米左右(传统健身房约1000-2000平米),健身器械品类齐全,但单品数量会较少,人员配备则施行扁平化管理,一个店长配备多个健身教练。
正是光猪圈的这种玩法,使得用户和健身房的效率都可以提高,在光猪圈的App内可以实时查看店内在线人数,王锋告诉36氪,这套智能系统依靠光猪圈特供的手环与线下店相连,器械设备则是光猪圈定制版。光猪圈走的是会员自助模式,一方面可减去前台人员配备,另一方面,可帮助会员查看器械使用情况,包括更衣柜的使用。对于用户,光猪圈设立了几个会员制度,包月、包季度或者包年。未来光猪圈则打算加入社交功能,基于健身场景开发社交属性,赠送礼物会是一种表现形式。
是的,有人会认为这种模式开店成本与管理成本都过高,所以光猪圈采用的是合伙人加盟制,这个合伙人也并非人傻钱多,而是特地选择在当地已有健身房管理经验的中高端人士,这些人身价在几千万左右,手中也会握有一些健身房资源,光猪圈的出现首先不能侵犯这些大健身房的利益。目前,光猪圈在北京率先开业了三家直营店进行试错,这将直接决定后期加盟店是否能开的顺利。
不过在我看来,传统健身企业的鸡肋式打法,面对8090后这些人群,终究是需要转变,这也是为什么王锋选择跟传统健身业合作。据光猪圈披露,今年11月APP上线,目前仍在迭代中,已开业四家线下店,全国则签署了100家加盟店。项目启动资金为1200万,由合伙人王烁、冠军VC卞光明、洪泰基金的盛希泰与王锋共同出资,计划在12月启动Pre-A轮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