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的“机器换人”乡村治理路

36氪浙江的朋友们·2021年07月24日 08:35
田野间的“神秘武器”。

编者按:本文来源于“科技金融时报”,作者 杨柳树 通讯员 胡巩民 吴建邦 季玲,原标题《无人化智慧巡检系统为乡村数字治理探路 “机器换人”换出乡村治理高效能》,36氪经授权转载。

近日,在衢州常山县辉埠镇政府办公楼楼顶,一架无人机由远及近精准降落在机巢内。

与此同时,正在辖区巡检的辉埠镇综合行政执法队副队长何婷婷,收到了无人化智慧巡检平台推送的报警短信,要求她前往兴辉路查看疑似固废倾倒地点,并附有现场图片及准确定位,何婷婷当即赶到兴辉路巡检、处置。

这是一台什么样的“神秘武器”?

据了解,这个无人化智慧巡检系统由东南数字经济发展研究院研发提供,其利用三维云建模、计算机视觉、计算机图形学、三维可视化开发等系列技术,实现无人机的高频、自动空中巡检,回传影像数据的智能化处理及可视化展示,以显著提高农房建设、乡村环境、农田利用管理方面监管效率,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何婷婷说,“辉埠镇综合行政执法队配备了无人机后,今年4月,共巡检飞行605公里,执行任务113次,采集照片1300多张,视频150余个,无人机巡检的效率比人工巡检提升5倍以上。截至目前共发现违规倾倒固废案件23起,都及时进行了查处。”

这个无人化智慧巡检系统同时也在衢州市衢江区全旺镇应用,在该镇的流动摊贩占道经营的管理上大显身手。

在全旺镇的农贸市场附近,上午8时30分和下午4时30分这两个时间点,人流量和车流量都比较大,汽车违停、流动摊贩占道经营频频发生,成为该镇行政执法的一个难题。

“之前,派一人去农贸市场附近巡检,如果同时遇上有几处摊贩占道经营的情况,处理起来就会很麻烦;派多人去巡检,投入的人力、时间成本又比较大。不管是派一人还是多人,都很难实现一天多次巡检。”镇政府工作人员柴静仪说,而无人机对农贸市场周边每巡检一次,只需6分钟,还不到人工巡检时间的五分之一,一旦发现问题,执法人员就能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解决。

此外,该镇的良田也纳入了无人机的巡检范围。“无人机只要分三趟,3小时左右就能完成1500亩粮田的巡检,并且可以通过AI算法自动识别出‘非农化’‘非粮化’‘双非’问题区域。

而以往,1名农技员至少要花上3天时间才能巡检完。”全旺镇政府综合信息指挥室信息员朱信打开电脑,指着无人机智能巡检系统管理平台里显示的“双非”问题地图说,这是7月3日巡检完的结果,无人机三趟巡检下来共拍摄400余张照片,并对这些照片自动识别和生成“双非”问题地图。“绿色线标明处代表种粮区,橙色线处代表非粮区,蓝色线处则代表不确定,橙色区域是我们接下来要重点整治的区域。”朱信说。

东南研究院数字空间技术研发中心主任吴宁说,在当前的乡村治理中,针对农房建设违规、耕地的“非农化”或“非粮化”、污水垃圾违规排放等突出问题,普遍采用人工巡检的方法,存在效率低、频率低、成本高、风险高等特点,且受巡检人员主观能动性影响大,一些不易涉足区域往往被遗漏。

而无人化智慧巡检系统,克服了这些不足,实现远程操控,24小时不间断,智能分析数据精准推送,大幅提高巡检的效率,真正赋能乡村的数字化治理。

发现未来独角兽,项目BP发过来!

如果你的项目足够优秀,希望得到36氪浙江的报道,参加36氪浙江的“未来独角兽活动”,请将你的需求和BP发至36氪浙江项目征集邮箱:zhejiang@www.element-up.com,我们会及时回复。 

36氪浙江——让浙江创业者先看到未来!

+1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云”中漫步,展现高铁一样的中国速度。

2021-07-23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

Baidu
map